砗磲为什么禁止买卖?珊瑚礁和砗磲保护法规
2025-03-30 20:52
砗磲,这种来自深海的大型双壳贝类,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珍贵的材质在珠宝饰品和宗教用品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砗磲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其所面临的生存威胁,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对其实施严格保护。如今,砗磲的买卖已被列为非法行为,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砗磲为何被禁止销售?
砗磲是一种大型海洋双壳贝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在我国更是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此,活体砗磲的买卖是违法行为,市场上违规交易砗磲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砗磲的开采不仅能延续这类“佛教至宝”的价值,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然而,砗磲本身是国家保护动物(其中库氏砗磲更是一级保护物种),而采挖砗磲的过程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由于砗磲资源日益减少,获取难度加大。早期,砗磲可直接在海底拾取,而现在,许多地区需要使用高压吹沙设备才能找到砗磲。然而,这种方式会破坏珊瑚礁生态,对海底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温馨提示:砗磲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活体砗磲及其制品的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出国时携带砗磲饰品可能被海关查扣,务必留意相关法规。
珊瑚礁与砗磲的保护规定
我国对珊瑚礁和砗磲的保护极为严格,以下行为均属违法:
- 非法采挖珊瑚礁:除非出于科学研究且获得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否则任何采挖行为均属违法。
- 破坏珊瑚礁:禁止使用爆破、钻孔、有毒物质、电击等手段破坏珊瑚礁。
- 非法采挖、捕捞、杀害砗磲:仅科学研究用途且获得农业部或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的情况下,方可合法采挖或捕捞砗磲。
- 非法买卖珊瑚礁及砗磲制品:除获得相关审批证件的特殊情况外,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及砗磲制品均属违法。
- 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不得利用珊瑚礁或砗磲制作旅游纪念品、装饰品或其他制品。
- 禁止用于建筑材料:不得将珊瑚礁或砗磲制品用于烧制石灰或建筑用途。
-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未经审批,禁止跨区域运输或邮寄珊瑚礁及砗磲制品,快递企业亦不得非法收寄。
- 网络交易平台及市场监管:未经审批,电商平台、交易市场不得为珊瑚礁及砗磲制品提供交易服务。
- 非法占用或破坏珊瑚礁:未经海洋或环保部门批准,禁止填埋、占用珊瑚礁。
- 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禁止在保护区内围海造地、修建破坏生态的海岸设施、设置排污口。
违反上述规定将面临法律追责,请公众自觉遵守,共同保护海洋生态。
砗磲及珊瑚礁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国家和地区对其实施严格保护政策,旨在防止过度开采和破坏,确保生态平衡。公众和商家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尊重自然环境,避免涉及非法交易或破坏行为,共同为保护这些珍稀物种贡献力量。